甲类和乙类报销的区别?

医保中的甲类和乙类是不一样的,在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都有很大的区别。

1、含义不同

甲类药品是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药品,适用范围广、疗效好,是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参保人在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部纳入报销范围,按医保比例报销。甲类药品一般除了必须扣除的项目外,其余部分按照100%报销。

乙类药品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部分能力支付费用的药物,是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参保人在使用乙类药品时,需要先按照比例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费用后,剩余的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乙类药品的报销比例一般是70%—80%,自费药需要自己全部承担。报销金额=(总费用-起付线-乙类自费-全自费)×报销比例。

2、报销金额不同

参保人就医后,产生了药品费用,其中包括了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医保报销金额的计算公式=【(甲类药品的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付部分后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起付线】×相应报销比例,举个例子:

A某住院产生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诊疗等费用共5000元,甲类药品费用2000元,乙类药品费用3000元(本次使用的自付比例是20%),起付线是850元,当地职工医保在该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是85%,那么乙类扣除自付外的其余费用是3000-(3000×20%)=2400元,可以报销的金额是【(2000+2400+5000)-850】×85%=7267.5元。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