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我们经常能听到“股票面值”这个词,比如“中弘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导致退市”。那么股票面值是什么意思?它又有什么作用,下面本站就来和大家科普一下,感兴趣的就接着往下看吧。
股票面值是什么意思?
在以前,股票是记名制,而且是纸质实体凭证。每一张股票上写的面值,比如“XX元/股”,就相当于人民币上写的金额,代表的是一张股票包含多少资本数额,占了多少股份,它是股东权利的凭证。比如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有100万元,那么持有一张该上市公司面值为1元的股票,就代表占了该上市公司百万分之一的股份。
以前设立股票面值,是为了股民退股时收回票面标明的资产。后来股票不能退股了,股票面值的作用就变了。在上世纪80年代,A股股票面值有1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等六种,当时股票还是记名实物股票,股票发行面值越高,印制成本就越低,能节省发行费用,所以有的股票面值会高于1元。
后来,证券交易所为了规范市场,规定所有股票面值都设为1元,规定沿用至今(只有紫金矿业是例外,股票面值是0.1元)。
股票面值有什么用?
股民面值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表明在股份公司所占的股份比例,作为股东权利凭证。另一个是作为新股发行定价的依据,新股发行价一般都高于股票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