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于香港对分(Cent)的翻译. 在美国仙股最初被定义为每股股价低于1美元的股票.后来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该定义修订为包含所有交易价格低于5美元/股的股票, 但是定义经常稍有差别或有变化. 这是由于仙股虽然是以股价为基准定义的, 但是定义仙股的本质原因并非针对股价, 而是为了定义一些交易风险高的微型市值股票(Micro-Cap Stock, 指市值很小的股票, 实际使用中与Penny Stock意思相近). 我们知道, 股票的盘大小并不取决于股价, 而是市值. A股中的农业银行就是典型的股价很低但是总市值过万亿. 美国花旗集团的股价也曾在09年跌破过1美元, 从定义上沦为仙股 . 但是也仅仅是定义上, 因为花旗的体量应该是无可争议的. 由于股价并不是股票质量的决定因素, 也不是市值大小的决定因素, 导致有时仙股的定义比较模糊. 从市值来看, 人们大体上规定股票的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在5000万到3亿美元之间的, 都属于微型市值股票. 不足5000万美元的被归为Nano-cap. (没有正式翻译, 我暂时译为超微型市值股票) 仙股这个概念之所以被特殊提出来, 是为了方便规定一些投资风险过高的股票. 仙股的发行公司一般属于成长型公司, 资金和可利用资源等有限且不稳定. 也有些由于业绩不好降级而来. 大多数仙股风险高, 具体缺点我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除牌
纳斯达克交易所对股票除了有披露, 汇报等要求之外, 还有股价和市值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要求交易价格不低于每股1美元, Publicly Held Shares(类似流通市值)不低于100万美元(或500万或1500万美元, 取决于上市标准不同, 有需要可以单独细说), 超过30天不满足上述要求, 将会收到一份Deficiency Notice, 并给予180天修正期来整顿以符合标准. 在该期间, 该公司必须连续10以上满足要求, 否则会被勒令退市. 纽交所的要求也类似. 仙股有非常高的除牌风险. 除牌后, 个人投资者(即股东)依然持有该股票, 变为非上市流通的股票, 作为股票的功能不变, 如投票权, 对公司一定比例的财产的所有权等都依然存在, 但降级后 1)可能会改为OTC交易(Over-the-counter, 柜台交易, 与Pink Sheet 即粉单交易意思相同), 2)也可能不再公开交易, 前者已经比较麻烦了, 后者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一般只能委托机构卖掉这些非公开交易的股权, 持有量小的话更是可能还不及委托费用和时间成本高.
2.成交量非常低, 流动性差, 不太受到投资者关注.
成交量低在A股中不常见, 可能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个问题. 但是在美股和港股中成交量就会成为考虑的要素之一. 成交量过低限制了流动性, 提高投资退出难度, 有些时候由于流动性的匮乏投资者需要大幅降低卖出价以吸引下一名买家接单. 这里我隐藏掉代码举一个典型的港股仙股的例子. 可以直观的看到, 流动性问题非常严峻.
3.由于市值太小, 容易被操控股价
市值过小, 总流通量小, 相对小额的资金就可以拉升或者压低股价, 对个人投资者风险很高.
4.缺乏信息
美股作为价值投资, 通常需要很多信息来协助决策.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媒体, 周围的朋友, 广告等. 仙股信息很少, 加大投资决策难度. 另外一些线下以粉单交易的仙股甚至不需要向SEC提交公告财报等.
5.缺乏历史业绩, 历史信息 很多微型市值股票都是一些刚建立不久的公司.
这些公司本没有历史业绩可供参考. 另外一些已经进入破产状态, 这类公司历史业绩一般很差. 所以这类股票造成投资者难以判断股票的潜在价值. 另外, 由于这类股票也有可能是曾经是在大型交易所线上交易的股票由于条件低于SEC的要求被除牌而来, 也有可能是除牌之后重新挂牌的, 或经历多次除牌/挂牌的股票, 由于变为粉单交易后的股票并不需要向SEC定期汇报, 历史信息/数据也会不全.
由于上述3, 4两点造成了仙股的信息不对称, 仙股也变成了易于实施金融欺诈的工具. 例如雇佣一些人通过媒体荐股. 另外,SEC允许金融公司向美国境外公开发售未在SEC注册的股票(同样的股票如果在美国境内公开发售会被认为是重罪), 一些经纪商会利用这一条款进行期骗性证券经营(Boiler-roomOperation).
所以总的来说, 由于我们大多数人身在国内, 投资海外的股票比本地投资者需要更严格的防范风险以弥补信息不对称, 语言障碍, 规则不熟悉和法律上的不确定性等各种劣势, 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股价和市值, 避免投资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