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50万买房还是存钱,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50万块钱,宁可消费也别存银行,宁可存银行也别炒股,宁可炒股也别买房。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言论会很雷人,这只是从财富价值角度去衡量,消费、存银行、投资股票、买房这几件事。

先说咬牙买房。

除非你现在还没有安生立命之所,否则真的别买房,尤其是只有50万块钱。

因为优质的房子,有保值升值潜力的房子,价格至少再加一个零。

而非优质房产,未来不仅会贬值,不仅很难出租,甚至会带来一大堆的税费问题。

房子未来不能当作投资产品,不仅仅是因为面上的房主不炒,也不单单是因为新生儿人口越来越少,背后是经济学的大逻辑。

当下的房子,只能通过封锁流动,来稳定房价,但改变不了未来的大趋势。

之前推动房子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购买力,一方面是货币超发,一方面是贷款崛起。

说白了,房价上涨之前,整个市场上的货币并没有那么多。

房价最初始的上涨,是货币的大放水,居民收入的增长。

当居民的收入增长放缓,不足以具备足够的购买力时,第二轮的放水通过贷款端口大量进入市场。

30%首付,等于拥有了购买力杠杆,导致大量的年轻人选择了负债买房。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这个居民负债是有上限的,并不是说可以无止尽地去加杠杆贷款。

一方面人口出生率在下降,年轻人越来越少,一方面年轻人的购买力,也就是负债能力在下降,还有一方面越来越多上一辈的房子开始传承下来。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房子升值的底层逻辑,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但为什么还有人说好的房子能升值,或者说好的房子,贵的房子能升值?

这种局部效应,或者头部效应,在市场里永远是存在的,因为人是流动的。

简单地说,总有些地方会出现人多拥挤的情况,加上限购的措施,会让为数不多的优质房产,具备保值,甚至升值的潜力。

只不过,根据现在的情况,50万的资金,是几乎买不到优质房产的。

剩下普通的房子,不仅没有居住用途,出租也会越来越困难,各类交易税费,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房价波动问题。

除非是没有房子住,咬牙买房解决自己需求是对的,否则,还是别动买房的念头了。

然后说炒股。

很多人说,房子不涨了,资金都到股市里去了,未来若干年最好的投资是股票。

其实,在股市泄洪般下跌的时候,这话早已经不攻自破了。

如果说房子是被资金炒出来的,让很多人买不起房,这已经是一种错误了,导致当下调控难度非常大,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解决。

那市场又怎么会纵容资金,去股市里疯狂炒作,最后造成更进一步的金融危机呢?

所以,股市压根不是蓄水池,而是资金博弈的战场,资金入场就是为了赚钱,然后离场。

而在博弈的市场里,绝大多数散户,永远是等待被宰割的韭菜。

当然,相比看得到的房子,股市还是存在一定阶段性机会,或者说是结构性机会的。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投资股票,赚到钱。

并且这个赚钱的概率,会比当下投资房产要高一些。

股票虽说是金融投资,但背后最大的市场效用是融资,是给实体经济输血,也就是IPO。

以科创板为首的中小企业,都把上市作为终点站。

而国家也在尽心尽力地为这些未来的星星之火,创造好的市场环境,让它们有机会可以燎原。

但是,作为散户去投资股票,并不知道哪一家上市公司值得投资。

没法做价值投资,从而选择短期炒作,要去和风险博弈的结果,自然是亏多盈少了。

如果说炒股可能会赚钱,那是因为长期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传递到了股市里,部分优质企业的成长,分享了时代发展的红利。

但如果说炒股会亏钱,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毕竟如果炒股那么简单,人人都炒股就得了。

任何一个社会,都很难让大量的群众,依靠躺下来做投资赚到钱,因为这样会破坏社会秩序的根基,劳动致富才是康庄大道。

所以,股市的门槛太低,老百姓参与度太高,可能是股市很难赚到钱的本质原因。

世界上肯定不存在低门槛的投资致富市场,共同富裕的背后是靠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靠实体经济。

投资这一类“不劳而获”的赚钱方式,如果在市场上大量铺开,会动摇根本,不能去效仿。

从这一点上看,股市本身就不是一个全民创富的金融工具,反而将会是一台大型的收割机。

因为只有在收割过后,才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回归到工作赚钱的正轨上去。

再说存银行。

存款银行,是一个安稳保本的理财方式。

而“保本”两个字,是大部分人民群众选择银行的主要原因。

其实存银行没什么不好,至少钱存下来了。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银行给的收益率,或者说是利息,并不会太高。

存银行虽说保本,但长期来看,钱的购买力却在不断贬值,因为通货膨胀,因为货币不断地超发。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银行给的利息不可能超过通货膨胀率,否则银行里的钱会越来越少,出现倒挂。

就比如一共有100元,利息是3%,一年给3块钱利息,银行必须得保证一年后有103元,但如果印钞的速度只有2%,那就只有102元,就没办法保证兑付给你103元了。

所以的印钞3元,4元,5元,甚至更多,因为银行也需要开销,还需要赚钱。

这只是一个很粗浅的比方,告诉你为什么存的时间久了,钱就贬值了。

但存银行的好处在于,能够把本金存下来,而且这些所谓的贬值,在短期内并不会太明显,不会影响太多的货币购买力。

比起那些可能会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存银行其实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其实,很多人现在接受了太多的新理念,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结果发现自己存钱的能力特别差,还不如那些习惯性把钱放在银行里的老年人存钱多。

不是过度的消费了,就是到处折腾,最终把钱给折腾没了。

所以,年轻人该考虑存点钱到银行,为自己积累一下资金,中年人、老年人更应该注重安全,多存一部分到银行,确保自己未来尤其是养老的生活品质。

年龄越大,风险投资的属性偏好应该越低才对,保本也是一种优势。

最后说消费。

很多人最诧异的,可能是建议把50万拿去消费。

所有人都觉得投资才是对的,买资产是对的,从来没有想过去消费。

最主要的原因,是从来没想过,合理的消费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你没有房子住,花50万买了个房子,用于居住,这就是一种消费方式。

因为居住是必要的,所以房子作为商品的价值,就是用于居住,资产属性就很弱。

你投资的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是温馨又安心的家。

你花钱买了一个包,这个包搭配了你的衣服,让你在别人面前得到了加分,这就是一种投资。

你花钱去参加了一个学习班,这个学习班让你的能力有所进步,这也是一种投资。

即便是饱餐一顿,看似是生活需求,但那种满足感,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快乐开心的情绪投资。

我们积累财富的本身,最终目的一定是落到消费上去的,没有人一辈子存钱不花钱,那钱又有什么意义?

盲目的花钱,肯定是一种错误,但精打细算的消费,其实就是一种投资。

有一些投资马上就能看得见,有一些投资需要时间才能看得见,还有一些投资看不见却能够感受到。

我们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消费关键,把钱花在刀刃上面,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然后吸引更多的财富。

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掌握财富密码的关键,就是认知,那么认知从哪里来,是学习来的。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投资,高效的学习可能就需要花费经济成本。

身体健康也是一种投资,保持身体健康也可能需要花费经济成本。

社交也是一种投资,维护社交关系,更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

不要一直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各式各样的资产投资、金融投资上面,更多地去关注到自身的需要,围绕自身去做投资。

其他文章